水稻欄--水稻本田管理技術要求
發(fā)布時間:
2022-01-07 13:30
來源:
水稻欄--水稻本田管理技術要求
旱育壯秧、適期早插,是水稻高產的基礎,搞好本田的管理是優(yōu)質穩(wěn)產高產的保證。本田管理的主要任務是創(chuàng)造條件,促使秧苗快返青、早分蘗、壯根壯稈、足穗、大穗和增加粒重、安全成熟。手段是加強本田的水肥管理,以水調肥、以水調溫、以水調氣,綜合防治病蟲草害,從而實現優(yōu)質穩(wěn)產高產。
一、水分管理
(一)淺水灌溉或間歇灌溉。水稻插秧后,根系吸收水肥的能力較弱,外界氣溫高、風大,葉片的蒸騰作用比較大。因此,插秧后,應立即建立苗高1/2-2/3的深水,以不淹沒秧心為好。不但可以防止葉片的蒸騰失水造成干枯,而且也可防止低溫秧苗受凍,起到以水護苗的作用。遇大風天適時排水,防止大風飄苗。水層保持3-5厘米淺水,有利于提高水溫、地溫、促進秧苗早分蘗、快分蘗?;蛘咚痉登嗪蟛扇¢g歇灌溉,即一次灌3-5厘米淺水,待自然落干,等到腳窩有水,輪灌補水。幼穗分化開始到抽穗開花這一段時間對水分最為敏感,是水分管理的關鍵時期,此期缺水將影響穗部發(fā)育。但水層也不能過深,否則下部節(jié)間變長,莖稈強度減弱,后期容易發(fā)生倒伏。一般保持水層3-5厘米為宜。孕穗至抽穗開花期如遇17℃以下的低溫灌10-15厘米深水,低溫過后恢復正常水層。水稻齊穗前保持淺水灌溉,進入灌漿期,采取間歇灌溉,既可保證水稻對水分的需要,又可以增強土壤的透氣性,提高根系的活力。臘熟末期停止灌水。斷水不可過早,否則葉片早衰,空秕率增加。鹽堿地加強換水,7-10天換一次。
(二)曬田。曬田不但可以控制無效分蘗的生長,而且可以增加土壤的通氣能力,達到壯根壯稈,抗倒伏、增強抗病的作用。當田間莖數達到計劃莖數的80%時(6月末到7月初),也就是水稻接近有效分蘗終止期,要對長勢過旺、較早出現郁閉、葉黑、葉下披、不出現拔節(jié)黃及土質粘重、排水不良的低洼地塊,撤水曬田5-7天,相反則不曬,改為深水淹。曬田程度為田面發(fā)白、地面龜裂、池面見白根、葉色褪淡挺直,控上促下,促進壯稈。
(三)實行增溫灌溉。由于白天稻田的水溫、地溫較高,而灌溉用水的溫度一般都相對較低,白天灌水會降低稻田的水溫、地溫、影響水稻的生育,導致蘗數不足、生育拖后。因此,灌水應當在日落前1-2個小時到日出后1-2個小時之間進行。特別是井水灌溉的稻區(qū),更應注意。不僅要晝停夜灌,而且要采取如設曬水池、延長灌水渠、加寬進水口、表層水灌溉等增溫措施,防止或減輕水溫低對水稻生長發(fā)育的影響。
(四)經常檢查加固水田池埂,防止漏水。漏水會影響化學除草效果、影響水稻正常生長。
二、肥料管理
(一)分蘗肥
水稻返青后需肥量逐漸增加。此時,由于溫度一般仍較低,土壤中的養(yǎng)分釋放的少,又由于基肥是全層施,根系多分布于表層土中,因此,養(yǎng)分供應不足,應及時施用分蘗肥。
1.施肥量
分蘗肥主要是氮肥,一般占整個生育期的20%-30%。尿素6-10公斤/畝,或硫酸銨15-20公斤/畝。一般土壤肥力高的地塊可少施,土壤肥力低的地塊可多施,壯苗早插少施,弱苗晚插多施。
2.施用方法
一是要早施,由于氮肥的肥效慢,施肥后需要過一段時間才能見效,因此應早施分蘗肥,返青后立即施用。二是要看苗施肥,先用分蘗肥的80%全田均勻撒施,其余20%依據田間長勢,長勢好的地方少施,長勢較差的地方多施。這樣全田長勢達到基本一致。施肥后,田間要保有水層,不能排水,自然落干后灌水。另外,雨天及上午露水未干時不要施肥,以免葉片粘上化肥,燒壞稻苗。
(二)穩(wěn)施穗粒肥
長穗期是水稻一生中需肥最多的時期,施穗肥可以促進莖稈粗壯和長成大穗。施穗肥要做到:一是看苗施肥,植株矮小、葉色發(fā)黃穗肥可多施些,植株生長旺盛、葉色濃綠的可少施些。一般尿素每公頃20-30公斤,鉀肥可以同時施入;二是依據地力施肥,土壤有機質高、肥力高的地塊,或是低洼地塊要少施,保肥性差的地塊要多施;三是掌握施肥時間,一般在抽穗前15-18天前施入,過早容易導致倒伏和發(fā)生病害,過晚容易造成貪青晚熟。對齊穗前植株仍矮小、葉色發(fā)黃、沒有稻瘟病的可施粒肥,一般每公頃施尿素10-15公斤,生長正常的稻田可以不施。也可用葉面噴肥的方法代替追施粒肥,如噴富爾655,富爾翠花等,可減輕后期低溫危害,并可起到促早熟的作用??傊?,施肥上要根據天氣、品種、長勢而定,防止貪青晚熟,
三、本田滅草
根據田間的雜草群落選擇適宜的除草劑或除草配方,提高滅草效果,降低滅草成本,促進水稻生長。
(一)稗草。稗草1.5葉前,即插秧后5-10天施藥,每公頃可用阿羅津750-900毫升,或60%丁草胺(去草胺)1.5-1.8公斤,混用下列藥劑之一即可:10%吡嘧磺隆(10%草克星等)、15%太陽星150-225克;10%芐嘧磺隆(10%農得時等)225-300g;稗草2葉前,即插后7-12天施藥,每公頃可用50%殺草丹3.5-4公斤,混用藥劑及使用方法同苯噻草胺。稗草4葉期前,即插后10-15天施藥,每公頃用96%禾大壯1.5-2.25公斤,混用藥劑及使用方法同苯噻草胺。
(二)滅除三棱草。于水稻有效分蘗末期,選高溫晴天,每公頃用48%苯達松1.5公斤混56%二甲四氯350-400克,對水300公斤噴霧;也可選用46%莎闊丹2.5-3公斤對水噴霧。施藥前一天排干田間水,施藥后第二天灌水正常管理。
(三)滅除大齡稗草。當稗草超過4葉期時,每公頃用50%二氯喹啉酸(快殺稗、神鋤等)300-400克,或25%二氯喹啉酸600-800克噴霧,施藥后保水3-5厘米,保持5-6天。
(四)除草注意事項。一是要根據雜草種類選擇除草劑,如殺三棱草用莎闊丹,殺稗草用禾大壯等;二是嚴格控制藥量,注意施用方法,防止施用不勻,造成藥害;三是掌握用藥時期,不同葉齡的雜草對除草劑的耐藥性不同,選擇最佳時機用藥;四是保證施藥后除草劑發(fā)揮藥效的條件,丁草胺用后田間要保有水層,敵稗噴后8小時內不能被雨淋等;五是混合用藥雖然一次可殺滅多種雜草,但有的農藥不可混用;六是除草劑用后的瓶子、袋子不可亂扔,以免造成藥害和污染等。
四、防治病蟲害
我省病蟲害的防治主要是防治稻瘟病、潛葉蠅和負泥蟲。
(一)稻瘟病。據預測,今年稻瘟病將偏重發(fā)生。因此要做好稻瘟病的防治工作。稻瘟病是我省水稻主要病害,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發(fā)生,輕的造成減產,嚴重的造成水稻成片的死亡,甚至絕產。水稻得上稻瘟病后,也不容易根治,成本也高,因此對稻瘟病應該以預防為主,治療為輔。我省一般每年6月末到7月初是葉稻瘟病的多發(fā)期。葉稻瘟病不但影響產量,而且會成為穗頸瘟的病源。因此,從6月中旬開始,對易發(fā)病地塊、易感病品種、長勢特別茂盛通風透光不良的地塊及低洼地塊等進行噴藥預防。7月初高溫和陰雨天氣有利于葉瘟的發(fā)生,8月初抽穗后低溫和雨天有利于穗瘟的發(fā)生。因此,為預防穗頸瘟的發(fā)生可在7月末 8月初兩次噴藥預防,間隔10天左右。陰雨天應經常到田間檢查,發(fā)現病害后立即防治,做到治早、治好、治了,控制發(fā)病中心,防止蔓延為害。在藥劑選擇上,應選擇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藥劑,如富爾將軍、富爾霜榮、三環(huán)唑、多菌靈及富士一號等。
(二)潛葉蠅。潛葉蠅主要為害葉片,使秧苗枯死,腐爛,影響分蘗。一般在6月中旬前后,徒長的弱苗,灌水較深及葉片披散的田塊最易受害。要加強田間檢查指導,發(fā)現蟲卵后,可選用雷蠆,氧化樂果、大功臣、一遍凈等噴霧治療。
?。ㄈ┴撃嘞x。負泥蟲又叫背糞蟲,幼蟲、成蟲均可為害,影響水稻生長。成蟲5月下旬到6月初為害,幼蟲在6月下旬為害。當田間發(fā)現成蟲或大量幼蟲時,可選用富爾君子劍、大功臣、敵殺死等防治。也可在清晨露水未退時,用掃帚輕輕將其掃落水中。
上一頁
下一頁
上一頁
下一頁
其他內容